【摘要】本研究聚焦北京某高校生死教育课中围绕自杀问题的讨论,采用民族志,探究多元声音间的对话性与生命意义的建构。分析以课程中两次对自杀问题的讨论录音为主要语料,辅以补充访谈,试图找出讨论结构、焦点、声音主体和观点,并分析这些声音间的对话性和所建构出的生命意义。研究发现,在没有唯一对错标准的对话规则下,教师以有别于经典三话步的模式、不评价的方式,开放声音的多元性。讨论中呈现出对自杀问题的多元声音。生命意义通过以下方式得以建构:1)对话性中的差异,冲击单一、固化的思想(即对自杀的不理解、以自己的立场解读、赞同自杀、不干预自杀);2)对话性中的呼应,使珍惜生命(如:生命的韧性、适当的妥协等)被突显和丰厚。
【关键词】
《建筑知识》 2015-05-12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15-05-12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15-05-12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15-05-12
《中外医疗》 2015-07-06
《重庆高教研究》 2015-06-26
《阅江学刊》 2015-07-01
《重庆高教研究》 2015-06-29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已发布 0条)点亮你的头像 秀出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