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旨在调查"自杀"对我国大学生的心理意义,或者说从社会语言学角度考察大学生对自杀的态度。研究以"语义区分量表"为主,参与者为五地高校的571名大学本科生;事后就其统计结果访谈了部分参与者,并对访谈录音文本进行了话语分析。结果发现,自杀对大学生的心理意义整体上是负面的。自杀的心理意义呈现四个维度:评价、包容度、情绪、行为。行为维度的态度最为否定,即倾向预防和阻止,评价维度的态度否定程度稍弱。成长所在地区、独生子女与否、城乡家庭背景对"自杀"的整体态度有显著影响。成长于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的学生比西部地区的学生对自杀的态度更为宽容;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的态度更为宽容;大城市比农村背景学生的态度更为宽容。在"自杀"的具体心理意义维度上,也存在一些群体差异。访谈结果与量表基本一致,并进一步呈现出对自杀的"否定"话语和"尊重"话语。研究呈现的多重心理意义对于预测未来的态度变化趋势以及高校生命教育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建筑知识》 2015-05-12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15-05-12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15-05-12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15-05-12
《中外医疗》 2015-07-06
《重庆高教研究》 2015-06-30
《重庆高教研究》 2015-06-26
《中外医疗》 2015-07-06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已发布 0条)点亮你的头像 秀出你的观点